2023年港股市场整体表现欠佳,恒生指数在前11个月内累计跌幅接近14%。受美联储加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港股市场的低迷气氛从二级市场延伸至一级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回顾全年,香港的IPO市场状况堪忧,多项数据指标均处于历史低谷。然而,年末的政策改革和复苏迹象为来年带来了一线希望。

2023年港股市场盘点:超三成新股首日破发 打新热情降温

港股IPO市场缩减,融资额全球排名下降

根据Wind数据,2023年港股市场预计有大约70家新股上市,除了陆控和嘉创地产以介绍方式上市外,其余68家公司合计融资约469.7亿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融资总额都显著下降,同比分别减少了17%和53%。

港交所数据显示,前11个月港股新上市公司55家,融资规模为327亿港元,同比分别下降27%和66%。这意味着今年前11个月,港股单个IPO项目的平均融资额仅为5.95亿港元,达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此外,德勤的数据显示,今年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公司数量也大幅减少。2023年,港交所接收到约124家公司的上市申请,较2022年的177家减少了30%。缺乏超大型IPO项目是今年港股IPO市场清淡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2023年港股前十大IPO共融资223亿港元,占全年融资额的54%,但与2022年同期相比,前十大IPO的融资额减少了70%。今年港股前五大新股中,仅有三只大型股和两只中型股,五家公司的融资总额从去年的550亿港元降至172亿港元。

港股IPO市场的疲软与宏观经济环境的紧缩有关。在通胀压力下,美联储今年加息100个基点,加息幅度和力度超出预期。全球范围内,今年前十大新股融资规模也大幅减少,融资总额较去年下降53%。

与A股、美股等其他市场相比,港股IPO市场的活跃度和人气差距明显。德勤数据显示,2023年A股和美股的IPO融资规模分别高达3784亿港元和1711亿港元,均远超港股市场。这也导致港股IPO融资规模的全球排名较去年下降,甚至可能被印度交易所超越。

港股新股整体吸引力不足,投资者打新意愿降低

今年港股缺乏大型IPO项目,与发行公司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数据显示,TMT、医药等成长性公司融资占比减少,而消费、地产、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占比上升。由于缺乏吸引力的新经济公司,港股投资者对新股的热情降温,导致新股定价和估值水平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约40%的新股IPO以下限定价,仅有9%的新股以最高价发行。以10至20倍市盈率上市的新股比重大幅增加,压低了整体融资规模。在恒指拖累下,超过三成的新股首日破发,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打新意愿。

尽管二级市场和IPO发行同时遇冷,但这也推动了港股改革的加速。香港政府年内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开拓潜在市场、降低上市门槛、放宽准入规则、提升上市效率和市场流动性等,以吸引更多资本和企业来港。港交所还推出了针对特专科技公司的18C条款,被视为港股IPO的潜在增长点。

进入12月,港股IPO市场出现复苏迹象。预计到12月底将有13家新股登陆港交所,创下单月挂牌量新高。四季度港股新股表现积极,提振了市场信心。港交所新任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的任命,也让市场对明年港股IPO行情充满期待。

展望2024年,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市场预期加息周期将于2024年上半年结束,香港新股活动有望反弹。安永也表示,企业在港发行和上市的意愿依然强烈,未来资本市场逐渐稳定后,香港的IPO活动将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