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兴谈永赢基金策略:简中求胜,业绩为王,未来两年盈利展望
李永兴踏入办公室,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他那结实的身躯给人以稳重之感。作为永赢基金的副总经理兼权益投资总监,他拥有十二年的投资研究经验,曾获“金牛奖”基金经理殊荣。
交谈中,李永兴的投资热情与分析才能表露无遗。他提出,运用其“双周期”理论,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近年来政策干预频繁的宏观经济周期。对于备受瞩目的消费股,他明确指出,某些品种具备显著的“投资属性”。
在房地产领域,李永兴认为当前机会较为一般,但风险也不大。受市场供大于求影响,房价可能会有所下跌,但下跌空间有限,因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库存并不高,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
市场最为关注的是李永兴对A股市场未来的看法。他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当前是“极具投资价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于有质地的股票要勇于出击。
过去十年,李永兴对市场大势的判断均得到了验证,这一次,他会再次准确预测吗?
李永兴的投研生涯始于宏观层面。2006年,他在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从事研究工作,并成为该公司首位从应届毕业生培养起来的基金经理。
当时,交银基金正处于巅峰时期,团队实力雄厚,对宏观经济的理解远超其他公司,甚至有资深基金经理为了学习宏观分析而转到交银。
李永兴一开始就从事宏观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从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助理,最终担任基金经理。这段经历塑造了他后来投资的特点——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方法。
与通常观点不同,李永兴认为宏观研究对投资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把握周期的变化对于资产配置和行业布局至关重要。
对于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经济波动大、政策干预多、周期变化如“电风扇”的观点,李永兴并不认同。他认为,宏观研究的框架总体上是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除了经济周期外,金融周期对短期市场的影响也很大,应当一并考虑。
自2016年以来的权益市场,市场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成长股和价值股的走势截然相反,让许多投资高手都感到意外,但这一切都在李永兴的预料之中。
他认为,个股走势的巨大差异反映了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变化方向相反的背景。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2013年,当时经济下行而金融周期趋于宽松,那一轮周期导致了中小盘股的崛起,而这一次相反的周期变化,则推动了绩优价值股的突出表现。
除了对投资大方向的判断,李永兴对具体行业和公司的研究也极为重视。
他最初担任宏观研究员,后来专注于房地产研究,再后来覆盖消费和零售领域。李永兴对于如何深入、细致地研究公司有着深刻的体会。
“研究不仅要能在办公室里分析报告和数据,进行理论推导和逻辑思考,还要能深入实际,走访各家公司甚至全国各地进行调研。”他认为,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状态,才能算得上是到位的研究。
2008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年年中,受次贷危机影响,各地房价出现大幅调整,投资者情绪极为悲观。到了九月,雷曼兄弟破产,市场对房价和房地产股的悲观情绪进一步加剧。
然而,正是在那时,作为房地产研究员的李永兴在一线发现了“反常”的线索。他在深圳的中介门店走访时发现,尽管人们表面上悲观,但一线市场看房的人却络绎不绝,虽然当时少有人下单,但这说明市场需求依然存在。
回到办公室后,他与基金经理们一起梳理各家公司的“家底”。结合调研和资料,他们发现,即便按照最悲观的假设来计算,一些地产公司的清算价值也和市值非常接近了。“这说明再跌的话,至少地产股可以买入。”李永兴说。
正是基于这种扎实的研究,李永兴所在团队在市场最为悲观的时候大比例配置了地产股,这成为次年他们业绩爆发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在李永兴的投资管理生涯中。
在投资中,思考和执行固然重要,但李永兴认为,执行后的总结,尤其是挖掘市场背后的运行规律更为关键。投资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墨守成规。
例如,市场可能认为大消费板块具有防御性,但在高估值时仍具有巨大的向下弹性,就像今年中期,医药板块的跳水。
再比如,在市场和经济双双下行时,市场往往会极度悲观,但如果能够冷静思考,或许投资机会就在眼前。类似的情况在2008年、2012年、2014年均出现过。
又比如白酒,过去几年从冷门到热门的逆转,其表现远超消费股的所谓“稳健”特性,其背后的投资逻辑也值得深思。
李永兴认为,上述表现既与白酒行业自身的特性有关,也与消费品公司周期较长的特点有关。
一方面,作为消费品行业中少数可以量价齐升的行业,白酒行业的景气度一直受到库存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另一方面,消费品公司的周期通常较长,其规律只有真正经历过一个完整周期的人才能理解。
“2016年至2024年,我们特别看好某酒业的龙头股,很多人觉得市值太高了。但其实把十年前某券商的研究报告拿出来看一下就可以明白,投资逻辑是一模一样的。只要看懂十年前的报告,你就能明白近两年白酒为什么大涨了。”
投资从来不是只涨不跌的,投资组合也要兼顾进攻和防御。李永兴认为,在公募基金管理中,风险控制是必须考虑的,要重视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这样即使一时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亏损程度也不至于不可接受。
这些都是他通过不断总结过去的投资得失,一点点感悟到的。
作为永赢基金的副总经理兼权益投资总监,李永兴相信,基金的业绩最终取决于团队的能力。单个强大的基金经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产品业绩的长期依归还是团队。
“与管理团队相比,担任基金经理相对简单,只需关注基金业绩。而管理一个团队,就必须考虑更长远的问题,如团队如何建设,能否形成持续的战斗力等。”李永兴解释了他现在工作的变化。
李永兴目前的目标是,通过两到三年的系统培养,打造一支具有一流水平和良好合作精神的研究团队,让投研人员对公司有认同感,拥有较为一致的投资理念,工作有特色、有章法。
“业内一流的研究团队的特点都是传承性强,一代带一代,以一致的投资思想和文化并肩作战。这样的团队,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能力都非常强,且人才梯队丰厚,能够为公司业绩提供持续的支撑。”
李永兴认为,现阶段永赢投研的现实任务是提升研究员的投研能力,增强整个投研团队对行业和公司的覆盖,为未来打基础。
以研究员为例,永赢的日常研究要求研究员每月提交一篇深度报告。这份报告的细节和各方面必须经得起李永兴和投研团队的“挑剔”。李永兴相信,通过这样持续的考察和磨砺,研究员的研究习惯和投资体系会逐步建立,能力和视野会得到提升,投资的基础会更加扎实,最终一步步接近目标。
近期,A股市场在政策面转强后出现强烈反弹,这与李永兴之前的判断高度一致。此前,他就认为A股市场离底部不远,并在10月份明显提高了投资仓位。
李永兴认为,从估值角度看,现在A股的估值距离历史上最低点不到10%,非常接近,下行的风险非常小;从盈利角度看,最近半年的经济短期下滑更多是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是可控的,未来中国有适当放松的空间来对冲下行风险。
对于下一个牛市何时出现的问题,李永兴认为这取决于中国去杠杆的进程。从目前情况看,尚需要时间。中国牛市必然伴随着估值的大幅提升,这需要相应的政策空间。
对于未来的行业机会,李永兴认为要分两部分考虑。一方面,如果政策基调基本延续,那么未来市场内板块会继续分化,盈利好的公司依然是重要选择,首选是金融和消费。另一方面,如果政策环境有持续、大幅的放松,那么具备盈利弹性的公司会有很好的表现。
无论何种环境,对于永赢的投研团队而言,抓紧抓实研究,始终保持冷静,细心观察,审慎出击,将是他们一贯的投资基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