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食物‘闻臭吃香’之谜:人体嗅觉的秘密
有些食物,比如榴莲、臭豆腐、螺蛳粉,常被戏称为“臭名昭著”,却又不乏美食者趋之若鹜,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科学奥秘。
探究其中原理,我们发现这与人的嗅觉机制紧密相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朱毅副教授解释,人的鼻前嗅觉负责直接吸入的气味,而鼻后嗅觉则是在食物进入口腔后,香气通过口腔后部与鼻腔的连接传递至嗅皮细胞的过程,即口腔嗅觉。人们在品尝食物时,鼻后嗅觉往往更为敏感,食物在口腔中的温度变化、咀嚼以及酶的作用下,前后嗅觉的差异使得食物的感官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以榴莲、臭豆腐和螺蛳粉为例,它们的独特气味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榴莲中负责味道的基因释放硫化物,如二烯丙基三硫醚,这些含硫化合物刺鼻难闻,但同时榴莲内还含有酯类化合物,使其散发出混合水果的香甜。臭豆腐的臭味源自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硫化物和吲哚,而其鲜香则来自游离氨基酸,如谷氨酸。螺蛳粉的“臭味”主要来自螺蛳汤,其中田螺或小螺蛳的鲜味与发酵酸笋的气味交织,而香味则源于酸笋中蛋白质分解后的氨基酸和其他配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