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入门:基础理论全方位解析指南!
!
探索港股打新的奥秘,梅姨将带你深入浅出了解其中的门道。本文起源于2024年6月8日的分享,今日重新梳理,希望能为你的投资之路提供新视角。
干货满满,建议先收藏,慢慢品读!
近期,不少中概股纷纷选择回归港股市场,二次上市引发关注。许多朋友对港股打新跃跃欲试,但面对满篇的专业术语,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
别急,梅姨将为你一一剖析港股打新的各个环节。
首先,梅姨将开启港股打新系列,从基础理论讲起,逐步深入,带你了解实操技巧,敬请期待!
现在,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主题。港股打新术语繁多,为便于理解和记忆,梅姨按时间顺序梳理,分为三个阶段讲解。
港股上市前,需完成一系列流程,比如递表、聆讯等,其中保荐人扮演着关键角色。
递表,即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书和申请表格,启动上市流程。聆讯则是港交所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评估,通过后才能上市。
保荐人负责筹备上市事宜,提供专业意见,并作为上市公司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承销商则负责股票发行,保荐人往往也是承销商。
上市成功后,便是新股发售阶段,分为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
国际配售面向机构投资者,占比通常超过90%。基石投资和锚定投资是其中的两种形式,分别具有6到12个月的锁定期。
公开发售则面向散户,占比至少10%。当公开发售部分出现超额认购,会启动回拨机制,增加公开发售比例。
此外,公开发售还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面向中小散户和大户。红鞋机制则是一种分配机制,倾向于让每名参与者至少中签一手。
在认购阶段,投资者可选择现金打新或融资打新。前者使用自有资金,后者通过券商或银行借款。
最后,发售完成后,便是等待中签结果,若中签,则等待新股上市交易。
梅姨提醒,港股打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策略。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助你在港股市场披荆斩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