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8月起,我国A股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收缩,证监会对于IPO的审核和监管力度加大。据统计,当年已有约200家企业终止了IPO进程,而年初时,有专家呼吁暂停IPO。事实上,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在二级市场上表露无遗,进而影响了整个市场行情。据IT桔子数据,2024年1-2月,A股市场新增IPO数量为20家,同比2023年减少了31%;港股新增IPO数量为5家,同比减少了70%,整体下降幅度约为40%。

暂缓IPO影响显现:今年前两月同比锐减40%,近十年IPO市场观察

对于2024年的市场前景,业内人士普遍预期IPO收紧政策将持续,加之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提高,预计IPO的数量和融资规模都将出现下滑。然而,得益于即将实施的直接IPO制度,北交所的新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有望保持增长势头。

在境外上市方面,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已有28家企业递表,港股IPO活动年内有望回暖。

观察过去十年我国IPO市场,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数据点,如资本渗透率和一二级市场的平均募资能力。过去八年,IPO市场经历了两个类似的上行周期,但近两年出现下行趋势。

根据IT桔子数据,2021年是新上市公司数量最高的一年,2017年次之,2014年至2017年与2018年至2021年呈现出相似的上升趋势。但这种上升并非线性持续,而是呈现出V型波动,即先是上升至高点后下降,再上升至另一个高点。可以说,前八年的IPO市场经历了两个相似的周期,周期长度约为四年,而2022年和2023年总体上处于下行阶段。

由于公司IPO募资额受上市板块、公司质量估值和投资者情绪等多因素影响,2014年至2021年新股IPO募资情况逐渐好转。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股IPO的平均募资额不到10亿元,略高于2015年,是过去十年的倒数第三。2017年A股上市数量激增,尤其是创业板新股数量大增,导致上市公司总体及平均募资额达到十年来的最低点。

自2018年以来,新股IPO平均募资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目前的数据低于近十年的平均水平,仅有2016年、2017年和2023年三年符合。如果对比国内公司近十年在一级市场获得的平均融资与在二级市场IPO上市的平均募资额,可以发现二级市场的募资能力更强,几乎是前者的10倍。然而,这个差距从2014年的29倍缩小到2023年的不到7倍,这反映了近年来一级市场变化剧烈,小额投资减少,大额投资增多,而二级市场则主要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所谓的“估值倒挂”现象也反映了这一问题,许多国内公司融资额巨大、估值虚高,但IPO上市后估值大幅缩水,募资能力也减弱,甚至不如私募市场。

风险投资在国内公司IPO前的一级市场渗透率可以作为佐证。IT桔子数据显示,共有1820家中国公司在上市前进行过融资,主要集中在2017年、2020年和2021年。近十年,这类公司出现了两个小增长曲线,与IPO市场行情趋势相一致。从风险投资在IPO前的一级市场渗透率来看,近十年是国内创投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渗透率总体保持在40%~60%之间,说明近半数的国内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接受过VC投资。2019年和2020年这一比例最高,而近三年有所下降。

IPO上市是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方式之一,但当前国内仍有超过半数的拟上市公司未接受私募股权投资。这既是因为主流VC投资的行业/项目偏好与A股市场存在巨大差异,也说明VC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是A股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的第一年,但由于市场行情等多方面原因,新股上市数量并未如预期增长,反而普遍下降,上交所、深交所同比分别减少了33%、29%,北交所下降了8%。深圳证券交易所作为我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和创业板占据重要地位,2014年至2016年新股数量超过上交所;2017年A股IPO明显加快,交易所新股数几乎翻倍增长。

2019年科创板开通后,创业板吸引力下降,国内科技公司和AI行业纷纷选择在A股上市,更倾向于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到2023年,深交所、上交所新增了132个、103个新股,其中67家国内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占上交所年内新股数的65%,2019年和2020年这一比例分别为50%、57%。

这意味着,尽管在数量庞大的A股市场中,科创板上市企业仍属少数,但它已成为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主流选择,更多企业选择在上海上市都是为了登陆科创板,科创板有望成为上交所的一块“金字招牌”。

此外,2020年北交所开市后,已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2023年北京证券交易所吸引了A股新IPO中的24.4%的公司和76个新股,而2020年这一数据仅为10%。普华永道预计,2024年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有望达到80家至85家,占A股新增上市公司总数的约40%,位居所有板块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