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张江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长三角国创中心”)近日备受瞩目,多家机构纷纷前来接洽,意欲商讨参与上海同芯构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份事宜。令人注意的是,该公司的重要项目仅在八个月前才选址于宝山区。

回顾两年前,同芯构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吉华还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局面。那时,该技术尚未被市场广泛认可,缺乏可比公司,投资方难以寻觅。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长三角国创中心的青睐,经过专业的评估和孵化,该项目最终获得了宝山区的青睐,成为“先投后股”模式下的首批产业化技术项目之一。

自今年6月以来,从厂房建设到设备调试,吉华和他的团队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工厂一线。吉华表示,行业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众多行业巨头纷纷寻求合作,公司签约订单金额已突破千万元大关,预计不久的将来,年产值将超过亿元。

宝山公司逆境翻盘:政府新投策略助力从小众到热门

受到“先投后股”模式的启发,宝山区进一步加大了对早期科创项目的投资。宝山区科委数据显示,去年共征集到48个“先投后股”项目,其中7个项目获得了5950万元的资助,并有2个项目开始了社会化融资进程。今年,又有67个项目被征集,其中9个项目已获立项。

“先投后股”模式有效解决了早期前沿项目面临的“市场失灵”问题。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三个技术创新中心之一,长三角国创中心自2021年6月在上海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先投后股”方式,帮助项目团队克服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2月,长三角国创中心的“精密结构腔体制造”和“激光晶体材料”项目以“先投后股”的模式在宝山落地。这一模式是指政府资金先行支持技术攻关和工艺完善,等项目完成科研任务并进入市场化融资阶段时,再将投入转换为股权;如果项目科研任务完成但融资未果,则宽容对待“失败”。

按照这一模式,长三角国创中心、宝山区与董永军团队共同成立了上海芯飞睿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持股90%。该公司掌握了多种核心技术,并已获得意向订单超过千万元,成为多家行业龙头的供应商。

除了政府投入模式的创新,长三角国创中心还与宝山区共建了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数字医疗技术研究所,以研发为核心,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项目筛选和管理方面,长三角国创中心采用了“五维管理体系”,全面评估项目的研发、团队、商业、资本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以确保对早期项目的精准培育和支持。这一体系帮助宝山区在第二年实施“先投后股”项目时,更好地照顾到每一个优质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