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宗旨

「SPSSAU数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操作步骤详解

在医学研究等领域的实践中,常常需要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例如跟踪病例在不同时间点的状况,这类数据被称作重复测量数据。由于这些数据中,同一对象多次测量结果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传统的方差分析不再适用,而需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处理。

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涉及两个关键概念:组内和组间。以一项针对抑郁症的研究为例,假设有12名患者,其中6名使用新药,另外6名使用旧药,并分别在用药后的第1周、第4周和第8周评估其抑郁程度。此类数据中,时间点的变化构成组内项,而药物类型的不同构成组间项。

数据准备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所需的数据格式特定,包括ID号(即样本编号)和时间点数据。在将数据上传至SPSSAU前,需确保数据格式正确处理。每个ID号对应多个时间点的数据,例如12个样本在5个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将构成60行数据。上传数据时,登录SPSSAU账户后,点击右上角的“上传数据”按钮进行操作。

操作步骤

1. 选择SPSSAU中的实验/医学研究模块,点击“重复测量方差”。

2. 拖拽分析项,确认因变量、组内项、样本ID和组间项正确放置。

3. 设置参数,包括是否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和简单效应分析。

分析结果

1. 组间效应分析显示,新药与旧药对抑郁症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

2. 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未通过球形度检验,应以GG校正结果为准。

3. 组内效应分析表明,不同时间点的抑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但时间与药物类型交互项没有显著差异。

可视化分析

通过折线图和均值分析,可以看出患者抑郁程度随时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第4周到第8周的变化最为明显。

多重比较和简单效应

对第1周至第8周和第4周至第8周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存在显著差异。而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三个时间点的药物类型没有显著差异。

补充说明

解释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ID值和自由度校正的含义,以及如何查看显著差异的具体情况。针对数据缺失的问题,提供了两种处理方法:剔除缺失数据的样本或使用SPSSAU的异常值功能进行数据填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要求数据格式严格,并应为平衡数据,无缺失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