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锐汉:桑梓情深,筑梦广商创业路
谭锐汉,男,汉族,1927年9月诞辰,1951年毕业于广东法商大学,次年担任中山大学财经学院金融系助教。1956年,他从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同年加入湖北财经学院(后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系,历任教职,直至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谭先生调任广东商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经济系主任,直至1993年3月退休。
谭锐汉教授长期投身于政治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农业中的积累与消费》一书于1988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为其代表作。1983年,广东财经学院筹备之际,谭教授已担任党委班子成员,亲历了学院的发展壮大。在初创时期,领导班子克服重重困难,齐心协力,立志打造优质学府。
一、挺身而出,全力以赴
身为广州人,谭教授长期在高校从事财经教学,怀揣着为家乡贡献的热忱。1984年,他主动请缨,参与了广东财经学院的筹办工作。初创时期,学校条件艰苦,缺乏师资、教材和校舍。最初,谭教授只能在三元里瑶台临时租住的房子中居住,每日通勤至学校。1984年2月,学校迁至仑头原广州船舶公司技工学校校址,校舍问题才得到缓解。然而,学校规模小且地处郊区,为解决教师通勤问题,学校特设交通车。尽管路况不佳,领导班子与教师们共乘交通车,克服困难。1982至1983年间,学校迎来了一批大学生及教职工,他们成为仑头校区初创团队。1984年,企业管理系成立,谭教授负责系和专业建设、教师引进等工作。
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经费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领导班子一方面在仑头校区办学,另一方面寻求发展机遇。借助广东改革开放的契机,学校决定更名以获得商业部支持,1985年成功更名为“广东商学院”,并获得两千万元资金支持,为赤沙校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前瞻思维,打造特色
1986年,学校迁至赤沙新校区。当时设有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烹饪工程和统计等专业,并增设审计专业。学校硬件设施堪称省属高校佼佼者,教学楼可容纳2000名学生,学生宿舍为四人间配备独立卫生间。学校注重学生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应实验室,紧跟时代需求。
在教学方面,学校注重培养改革开放所需人才。谭教授提出,在继承传统财经院校优势的同时,突出新校特色,即强化外语和计算机教学。1986年,学校建设外语实验室,次年建立计算机实验室,均为当时省属高校领先水平。此外,学校还为教职工建设了高标准宿舍,成为吸引人才的优势。
三、学位授权,飞跃发展
1988年,首届企业管理本科生即将毕业,学校积极准备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评审。在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顺利通过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