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洞察:ESG大潮中的小波折挑战
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通胀高企的背景下,ESG投资策略在全球范围内面临一定的挑战,但这并未改变ESG投资的主流化进程。从全球角度看,能源危机并未颠覆全球主要国家的低碳或净零排放目标,而是使更多国家和地区意识到了能源独立及能源转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例如,欧盟发布以REPowerEU为核心的能源独立新计划,目标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在2030年之前摆脱对俄的能源依赖。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能源转型的大部分资金需要由私营部门提供,因而ESG仍将是促进能源转型的重要投资工具。同时,我们也看到欧美主流资管机构并未大幅改变其ESG政策,仍在稳步推进ESG架构建设和产品发行,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从中国角度看,双碳目标的强确定性将推动ESG长期发展趋势不改。近年来,ESG投资理念和产品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而碳中和愿景的实现更多是由政策自上而下所驱动的。相较于欧盟等ESG起步更早的国家及地区,环境因素(E)对于中国ESG的整体发展则具有更强的驱动性,即中国ESG的发展进程与顶层政策更为紧密。在全球能源危机和通胀高企的大背景下,中国保供稳价持续发力,通胀处于较为温和的“舒适区”。得益于此,近半年来中国双碳工作未受明显冲击,“1+N”政策体系稳步构建。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双碳政策进一步发力将推动ESG持续蓬勃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ESG投资或能保持其主流化进程,一方面将得益于负责任投资原则的确立,另一方面源于危机下的转型可能带来的投资机遇。贝莱德CEO芬克认为,长期来看,俄乌冲突将加速能源转型,创造可观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机遇。国家层面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战略部署将撬动更多投资。而在市场层面,更高的能源价格也将相对减少清洁能源技术的绿色溢价,使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在经济上更具竞争力。因而,芬克认为接下来的1000家独角兽公司将会是帮助世界脱碳化发展,并使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能源转型的初创企业,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将从绿色溢价的逐步降低中获益。此外,据高盛预测,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合计资本支出到2024年将上升到每年约2万亿美元,且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占能源供应投资的总体比重将进一步上升。
同时,传统能源重要作用不应忽视,ESG策略应适当加强投资于棕色能源向绿色过渡部分。尽管能源危机不会改变ESG投资者对于能源转型的支持,但将促使投资者认识到低碳转型的复杂性。贝莱德分析指出,能源转型并非线性的过程,简单地从棕色资产中撤资并投向绿色资产并不是促成能源转型的最佳方案。传统能源仍在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角色,贝莱德CEO芬克认为,能源转型应当循序渐进,从棕色资产过渡到浅棕色、浅绿色资产,在逐步向绿色自查过渡。而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是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向低碳未来转型的桥梁,资管机构也应将投资棕色资产转型纳入ESG策略考虑范畴,承担帮助相关企业转型的角色。
综上所述,ESG投资在面临短期挑战的同时,仍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全球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ESG投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经济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