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这所大学积极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发起了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还与多地政府、企业合作,打造科研高地。以下是对原文内容的改写:
近年来,浙江大学在长三角科技创新领域动作频频,牵头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与浙江省合作建设之江实验室,与上海市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并与繁星公益基金携手在上海设立繁星科学基金。这些举措串联起了学术界、政府、产业和社会组织,展现了浙大的积极作为。
依据2024年底发布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到2035年,长三角将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在此进程中,一流大学应承担何种责任?围绕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创新成为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因素。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创新力全球排名第14位,并有17个科技集群位列全球百强,显示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吴朝晖指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创新资源的主要集中地。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建设科创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更加紧密,具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在推动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方面,吴朝晖强调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性。浙江大学正致力于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生态文明与环保创新等领域的研究,力图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G60科创走廊串联起长三角九个城市,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旨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吴朝晖认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在科技创新上各有优势,应通过协同创新,叠加各自优势,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和繁星科学基金是浙大与上海合作的典范,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政产学研高效互动的理念。吴朝晖表示,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将加速科技创新,推动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