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打新股投资计划攻略
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A股市场的打新机制迎来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简而言之,打新不再需要预先缴款,而是根据市值来申购新股。具体操作也相当直观:持有1万元沪指市值可申购1000股沪指新股,而1万股深指市值则可申购1000股深指新股。这一新规则催生了新的现象:个人账户申购新股的数量有了明确的限制,而在过去预缴款的情况下,这一限制并不明显,因为那时一个账户要达到申购上限通常需要150万元,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如今,仅需20万元市值,就能覆盖市面上绝大多数新股的申购上限。
在新机制下,大规模资金打新的优势不复存在,反而让小额资金有了更多机会。根据黄抒扬的计算,投入10万元市值的情况下,沪市和深市的打新收益率令人惊喜,均达到了两位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规则改变后,大量散户成为了打新的主力军,而散户对打新规则的了解程度及参与持续性有限,导致中签率降低,从而提高了收益率。
面对这样的机遇,我也制定了相应的策略:分别在上海和深圳A股市场选取安全股票,逐步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计划在2016年6月至9月间,逐步投入资金用于打新,并在资金回拢后进一步增加投资。这些操作将分散在三个账户中进行,以分散风险。
考虑到市场风险,我分析了当前A股的形势,上证A股的平均市盈率并不低,但个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我的目标是一些被低估的蓝筹股,预计这些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将相当可观。而深圳A股的平均市盈率较高,因此我的策略是从少量的股票开始,逐渐扩大到更多。
至于为何在政策实施半年后才采取行动,原因在于我之前主要投资于港股基金,无法参与打新。然而,新规下小额资金的打新收益出乎意料地高,这让我意识到了新的机遇。在此,我要感谢黄抒扬老师的文章,它让我及时醒悟,抓住了这一机会。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