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股市的表现令人失望,全球排名垫底,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解读。然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一年的股市低迷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虽然我一向不赞同资本市场的大跃进式发展,但2016年的股市下跌并非仅仅因为IPO扩容和再融资的狂潮,更需理性与客观的分析。

回顾全年,上证综指年底收于3103.64点,全年下跌435.54点,跌幅达12.31%;深证成指下跌19.64%;沪深300指数、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的跌幅分别为11.28%、22.89%和27.71%。中国股市的跌幅确实令人瞩目。

要公正评判股市下跌的原因,不能仅从年终数据出发,而应深入每一轮下跌的具体原因。2016年股市的低迷主要源于两轮显著的下跌。

16年中国股市全球垫底:客观评价与原因解析

第一轮下跌堪称惨烈,从2015年底到2016年1月,上证综指从3539.18点跌至2638.3点,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也分别大幅下跌。此后,虽然中小创有所反弹,但仍然创新低。主板指数虽然波动,但总体呈现反弹态势。这轮下跌的原因在于主板得到国家队支持,而中小创缺乏此类支持,且估值较高,面临估值重估。

这一轮暴跌中,新股发行节奏和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市场可以承载,投资者也能理解。管理层对市场的呵护态度明显,因此不能将暴跌归咎于扩容。暴跌的真正原因在于人民币和港币的暴跌,以及不合理的交易机制,如熔断机制的阈值设置不当,导致股汇双杀。

9月27日之后,市场走势出现二八分化,上证综指不断创新高,而中小创则持续寻底。这种分化与保险资金的介入和混改的刺激有关,也与新股扩容有关,导致中小创持续下跌。

总体来看,2016年股市的暴跌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股汇债三杀,央行货币政策失当,以及熔断机制设置不当的结果。证监会下半年的新股政策也导致市场失血,反弹乏力。如果年底能适度减少IPO,市场表现可能会更乐观。

展望2024年,人民币下跌趋势仍在,市场预期可能跌至7.35。央行去杠杆过程中,资金利率波动和债券市场的短期震荡难以避免,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股市走势。因此,证监会应多方呵护市场,调整IPO节奏。重申一点,我不反对IPO,但坚决反对无序扩容,应兼顾市场承受力和投资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