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众多读者对多因子选基策略表现出浓厚兴趣。为此,我整理了一系列关于卖方研报的阅读笔记,与大家分享心得。本系列将有多篇文章,末篇文章将汇总不同研报的观点,预计全系列将有五到六篇文章,敬请关注并收藏,以免错过后续精彩内容。

本文主要探讨《量化视角下的FOF组合构建:从大类资产配置到分类基金优选》中的分析思路,具体步骤如下:

广发金工:多因子选基策略解析

首先,以季度为周期进行基金调仓,筛选出主动型权益基金,构建初始基金池;

其次,基于基金的历史业绩、持仓情况等构建基金因子,反映基金多方面的特征,形成单一因子;

接着,在基金因子中筛选出历史上有效性、稳定性较强的因子;

最后,根据这些因子构建优选基金组合。

在样本基金筛选方面,我们关注以下标准:

1. 基金类型:涵盖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排除FOF;

2. 权益仓位:近四季度的权益仓位均超过60%;

3. 基金规模:最新合并规模超过2亿;

4. 运作时长:基金存续时间超过450天;

5. 业绩基准:业绩基准非行业主题指数,港股投资比例无下限。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构建了98个基金因子,并筛选出与基金未来一个季度收益相关性较强的因子进行有效性研究。

测试结果显示,历史1年索提诺比率、合并规模等因子较为有效。在多因子组合中,我们按照一定条件筛选主动型权益基金,并根据关键因子对所有样本基金排序,将基金分为十档,等权配置第一档中的基金构建组合,并观察其长期业绩表现。

此外,我们还对组合的分散程度进行了优化,确保单个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产品权重占比分别在10%和20%以内。

研究结果表明,自2012年起,组合展现了稳定的超额收益,尽管在2024年风格极端变化时有所波动。除今年外,其他年份均实现了稳定的超额收益。

研报中还介绍了不同风格和行业的主动基金优选策略,本文不再赘述。

总体来看,这份研报使用的因子较为常见,但基金规模指标的有效性同样得到了验证。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在做出决策前应仔细阅读相关合同说明,充分了解产品特性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