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行业先锋,固态电池新锐媲美宁德时代
近期,两家行业巨头在赛道上的激烈竞争引起了广泛关注。比亚迪推出的八万元新品令众多车企措手不及,纷纷匆忙应对降价潮。这一举措背后的底气,源自碳酸锂价格下跌带来的电池成本降低,为车企创造了降价的余地。
尽管锂电池已成为市场主流,但其续航里程和电池衰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这促使众多电池企业和科研机构寻求新的技术突破,固态电池便是其中之一。
固态电池的出现,标志着锂电池弊端的逐步解决。自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它推动了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并助力社会向智能化、清洁化方向发展。锂离子电池也在不断进化,追求更小的体积、更轻的质量、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
然而,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已接近材料性能的极限,能量密度难以突破350Wh/kg,且存在安全隐患。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体电解质,不仅有望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能彻底解决安全问题,成为全固态锂电池发展的关键。
目前,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试制正全球范围内展开,但其产业化进程受到材料技术和制备技术尚未成熟的制约,预计大规模产业化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在此之前,半固态电池被视为理想的过渡方案。
各国纷纷押注固态电池技术,市场空间巨大。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企业数量领先,技术实力雄厚。日本在技术和专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欧美国家则主要由传统车企和初创公司进行研究。
预计到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9亿元,到2030年将突破20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55.01%。固态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及设备、中游电芯材料制造和固态电池制造、下游应用市场三部分。
在固态电池产业链中,矿产资源巨头掌握着锂、锰、钴、石墨等关键原材料的开采与加工优势,为产业链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中游的电芯材料制造和固态电池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等应用市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固态电池产业链将持续发展,并加速产业化进程。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