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从幕后到台前,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云计算行业崛起:投资策略与浪潮之巅的研究洞察

云计算的崛起:需求与供给的碰撞,创新与技术的融合

云计算的多样性: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云计算服务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不同客户,不同需求:云计算市场中的差异化定位

云计算如何改变IT商业模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 门槛降低,成本下降:云计算通过资源池化,将复杂的IT基础设施封装,为用户提供了订阅制和按需付费模式,降低了客户的前期资本支出和后期运维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使用门槛,使客户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

• 用户粘性增强:一旦使用云计算产品,客户为了保证IT系统的稳定性,不会轻易迁移。

• 运营商规模效应:特别是公有云,可以实现多用户出租,充分利用资源池资源,实现规模效应。传统IT项目实施需要大量人力,规模效应较差,而云计算业务拓展空间更大。

国际云计算市场:公有云为主导,SaaS占市场主要部分

• 国际云计算市场相对成熟,公有云是市场的主要构成。Gartner报告显示,2024年公有云市场规模为1883亿美元,同比增长21%;2024-2024年平均增速预计为17.6%。

• 国际市场上,SaaS服务所占份额最大。国际云服务市场中,IaaS建设已经增长较为缓慢,SaaS层是市场的主导。其中,SaaS层中,ERP、CRM、办公套件、内容服务和通信协作等应用市场占比排位靠前。

国内云计算市场:成长期,公有云逐步成为市场主导

• 国内云计算仍处在高速发展期,此前以私有云为主,但近年来公有云市场规模扩张迅速,在2024年实现了对私有云的超越。信通院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云计算行业总规模为1334.5亿元,同比增长38.61%;公有云和私有云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689.3亿元和6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6%和22.8%,公有云市场规模超过私有云。

• 未来几年,云计算市场将保持高增长,且公有云相对私有云的领先优势将扩大。信通院预计,2024-2024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平均增速为29.51%。到2024年,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754.2亿元,其中公有云和私有云分别为2307.4亿和1446.8亿元,公有云的主导地位将在这一阶段夯实。

动力变迁:行业数字化将成主引擎,云计算将迎来新“黄金十年”

• 云计算发展动力在改变。在2016年之前的十年间,云计算行业最主要的用户来自于互联网客户,但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增长开始趋于平稳,行业数字化正在接棒互联网成为云计算主要的驱动力。

• 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行业企业对一些敏感数据上云开始抱开放态度。2024年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愿意将至少一项敏感数据(财务、客户、订单/销售)上公有云。另外,随着5G的发展,工控、物联网等边缘数据也上云,行业将迎来下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黄金十年”。

上什么云:多云尤其是混合云将是主流选择

• 客户需求变化:1)客户需要在数据安全性、部署成本等方面找到最佳均衡,希望充分利用公有云和私有云各自的优势;2)IT需求瞬息万变,应用开发和运维压力巨大,难以聚焦到企业业务本身。

• 多云将成为主流,其中混合云占比最大:从企业的用云规划来看,93%的企业将使用“多云”,只使用单一公有云或者单一私有云的占比逐步减少。使用“多云”的策略中,混合云占到87%,单纯使用多个公有云的企业也只有6%。“多云”解决方案,不但能够兼容客户上云的多样化需求,也还将为多云管理平台创造市场机遇。

技术方向:敏捷、弹性,云原生技术将更受青睐

• 早期虚拟化技术以其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著称。但是传统应用上云需要有太多的二次开发需求,云端服务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 容器、微服务、DevOps等云原生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更敏捷、弹性的应用开发服务,还可以快速实现多云之间的迁移,市场关注度比较高。

云和非云:难以完全替代,最终还是共生

• 云计算对传统IT技术设施(非云)的替代确实较快:企业上云积极性提升,同时一些敏感业务也在开始上云。云计算基础设施将逐步对传统非云基础设施进行替代,2024年云计算基础设施收入就有望超过非云。按照IDC的预测,2024年,全球云计算基础设施收入占IT基础设施的收入比重将为54.2%;到2024年,该比重将进一步上升至63.5%。

• 长期来看,云和非云将共存,云计算为主:云计算作为分布式的计算、存储技术,相比传统的IT架构在技术上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分布式架构是同企业或者政府集中式的运行架构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组织运行模式很难因为技术的变革而进行改变。此外,企业还会考虑到安全性、成本收益等因素,并不会将所有数据都迁到云端,最终还是云和非云共存的状态。

相关产业之IDC:IDC投资提速,IaaS厂商自建更为积极

• 数据中心(IDC)是云计算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云计算提供机房、电力、带宽、节能环境等。疫情发生以来,线上业务激增,服务器快速扩容,数据中心投资也在提速。2024年,数据中心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成为国家新基建建设的重点内容。

• 趋势:1)数据中心建设还会加速。国内超大型数据中心在全球占比仅为10%,与美国仍有巨大差距。在今年这一波在线业务爆发的场景下,很多线下经济部分转到线上,IDC服务能力受到严峻的考验,导致部分业务体验都受到影响,后续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还要加强。2)资源会继续向龙头企业集中。从IDC发展来看,行业对PUE等要求逐步提高,一线城市IDC需求旺盛,厂商的进入门槛有所提升,掌握一线资源的厂商更具长期发展空间。除了传统IDC厂商之外,云厂商的力量更为凸显,阿里云和腾讯云今年均抛出了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投资规划,以支持其业务的增长;3)上游的服务器厂商,如浪潮、等龙头企业将继续受益。

相关产业之云安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相互赋能,前景广阔

•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给网络安全行业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政企上云加速,云上系统和资产显著增多,针对云的网络攻击在增加,运营商从经营和应对监管考虑,都会加大对云安全的投入,在这个领域,云原生的安全较非云安全上云更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包括云管理平台、工作负载和SaaS应用等方面防护产品;二是云计算技术为安全行业赋能,基于云平台的自动化、远程化以及智能化的威胁监测、防御和审计产品需求也将更为旺盛。

• 国内云安全市场增长快速,增速超国际平均水平。赛迪预计,到2024年全球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1.5亿美元,2024-2024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2.8%;到2024年国内云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115.7亿元,2024-2024年均增长率为45.2%,大幅高于国际水平。

公有云:国内IaaS竞争较为激烈,PaaS和SaaS市场空间广阔

IaaS格局:市场相对成熟,但区域和行业市场有博弈空间

• 公有云IaaS对传统的IT市场影响很大。公有云IaaS服务出来以后,通过将IT技术进行“封装”转而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得复杂的IT技术变得不再有门槛,对传统的IT产业形成了替代。因此,整个行业的格局也在变化,传统IT厂商式微。

• 全球IaaS厂商中,AWS和微软绝对领先,谷歌和阿里在竞争第三名。竞争格局固化的原因:1)规模效应明显,IaaS前期自建和租用数据中心的成本门槛非常高,排名靠前的厂商已经完成相关积累;2)排名靠前的厂商已经实现了云管平台的标准化,能够稳定支撑多种工作负载,后来来者追赶难度大;3)运管能力限制,全球IaaS厂商正在趋向超大型化,中小厂商已经不能满足如此高的运营和资金实力要求。

• 国内作为区域市场,新兴厂商仍存在发展机会:1)国内仍处在上云的早期阶段,整体需求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市场重塑机会依然存在;2)正是由于国内是一个区域市场,投资规模门槛相对较低,互联网厂商、电信运营商、IT龙头以及新兴企业都在进入,新兴企业凭借着某些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提供更为定制化的服务,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3)国内行业门类齐全,企业数量众多,企业对IT基础设施需求增长快,且需求各异,一些中小企业也能获得生存空间。

PaaS:提供“能力”支撑,aPaaS和iPaaS市场潜力均较大

• PaaS层属于云计算行业的“能力层”,提供的是开发环境和管理平台支持。PaaS层主要是为应用的部署、运行等,提供一些通用平台能力,如系统管理、数据挖掘、编程模型等。对客户来说,可以简化开发,实现业务应用的敏捷与弹性部署。

• PaaS包括两类,aPaaS和iPaaS:

• aPaaS(应用开发平台即服务)是介于PaaS和SaaS之间的技术,是应用部署平台,如畅捷通、云之家、钉钉、明道(搭建通用型协作软件)等,通过成熟模块的组合快速搭建应用,并完成部署,未来市场空间大。

• iPaaS(集成平台即服务)则是趋向于IaaS及PaaS之间的技术,通过API接口实现多平台应用、不同应用之间的整合,IT人员可以通过更集中的形式获得数据,避免系统切换和数据孤岛,随着各SaaS应用接口的开放,该领域的市场空间也会放大。

SaaS:本地软件转云潜力巨大,经营管理等SaaS处在先行位置

• 经历了10年左右的发展,全球云化软件占到软件市场的20%左右,逐步对本地软件进行替代。相比本地软件,SaaS软件服务具备费用低、敏捷部署、升级成本低、扩展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经营管理、办公沟通、垂直行业、业务流程外包、数据分析服务、信息安全等领域,其中经营管理和办公类软件云化进展相对较快。

• SaaS业务模式主要是通过收取订阅费,按使用时长或者业务量来收取,较为灵活。盈利的逻辑一般为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付费用户增多带来收入成长,固定成本得到持续分摊,最终实现盈利。目前,类似模式已经正在得到验证,Salesforce、等都已通过模式盈利。

国内产业链厂商需通力合作,才有望抓住这波数字化的机会

• 纵观国内公有云市场,IaaS和PaaS层由于有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厂商,规模效应已开始显现,如保证投资和技术创新节奏,能够支撑起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的进程。但是,在最上层的SaaS层发展相对薄弱,占产业比重相比全球平均水平显著偏低,需要全产业链加强合作和培育。

• 国内参与SaaS服务企业有三类,但有效服务数字经济均有痛点,需要相互扶持:1)IaaS企业,虽然能够提供规模化的基础设施,但是对行业了解不够深入,难以真正满足行业需求;2)创业型SaaS虽然创新能力强而且了解客户,但是规模小、品牌力差获客成本高,持续发展可能面临压力;3)传统软件企业转云,虽然对业务理解较好,但缺乏云服务的支撑。目前,阿里云、腾讯云等IaaS起家的云服务厂商,正在启动相关扶持计划,培育SaaS企业,做大生态。

典型应用之视频云:全流程上云,高效、安全且低成本

• 在线视频业务发展迅速,但是面临的挑战也较多。2024年以来,网络视频、电商直播带货以及视频会议等业务发展迅速,其中视频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的在线视频业务,存在着视频播放卡顿、直播高延时、盗链严重以及流量成本过高等问题,相关业务快速转云。

• 视频云业务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视频业务痛点,并得到广泛应用:1)生产设备轻量化、通用化,无需专业设备,可以多快好省完成内容生产;2)多层防护机制,实现安全托管,解决盗链问题;3)可以同时完成多渠道的分发,保证各类终端的体验;4)通过弹性扩容、直播转码等服务,控制计算、存储和网络成本。目前,主要视频和直播平台都开始依托公有云来发展音视频业务,具体涵盖了泛娱乐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企业直播、在线音视频应用、教育直播/点播等诸多领域。

典型应用之云游戏:游戏产业重要方向,云厂商参与度提升

随着5G、云计算技术与游戏产业融合的加速,云游戏一改10年左右的低迷,在2024年以来快速得到市场关注,众多游戏企业也在加速布局。目前,包括腾讯、网易等游戏龙头厂商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 云游戏是云计算为基础设施的大型高端在线游戏,用户利用设备终端发出指令,通过网络传输至云端服务器运行,画面传回终端显示,可理解为“游戏点播”。此前如果玩大型高质量游戏,对终端的计算、存储以及显示要求非常高,而云游戏则将计算、图形图像处理等工作都移到了云端,终端主要提供传输显示功能,门槛显著下降。随着5G网络建设的启动,云计算和边缘设施日趋完善,跨端音视频传输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云游戏市场发展的积极因素开始显现。

• 云游戏出现以后,整个游戏分发市场将出现变化,将进一步触及游戏产业链的洗牌。在传统的游戏市场,行业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硬件划分,平台也是基于硬件构建。电视/主机游戏主要是索尼、任天堂和微软;端游主要依托的是腾讯WeGame、Steam这样的分发平台;移动游戏则主要依托iOS的App Store和安卓的Google Play等分发市场。云游戏兴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