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发展趋势与未来探索方向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大众传播方式和媒介也在快速变革。过去,当电视开始普及,有人预测广播将会消失。然而,广播并未消失,而是逐渐转变为如交通广播等具有特定指向性的窄众传播。同样,在互联网时代,虽然许多人选择不看电视和广播,但电视并未走向消亡,而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随着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本文将从电视为何不会消亡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视角进行探讨。
电视不会消亡的原因可以从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角度和电视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角度来分析。
1. 从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分析电视的命运。人类发明的媒介有两种命运:生存或消亡。如果一种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占据市场份额并持续稳定,那么它将生存下去。莱文森认为,某种媒介的未来命运是可以预期的,电视的命运也是可以预期的。这证明了电视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持续发展。
(1) “人类即环境”理论。该理论认为,媒介的进化取决于人类作为“环境”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应人类需要的媒介。电视作为一种“有机体”,由人类创造,并为我们所用,因此,电视的去留取决于人类。
(2) “自然人感官传播模式”理论。该理论指出,某种媒介的传播模式是否与人类与生俱来的交流方式一致,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因素。电视满足人类视听感官需求,与人类交流方式相同,因此会存在并发展。
(3) 估量媒介存活前景的两种特征理论。莱文森认为,一种媒介的根本属性一旦发生变化,无论用什么名字命名,它都是一种全新的装置。电视的声像传播方式符合人类需求,因此不会消亡。
2. 电视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角度分析电视命运。电视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传播者和受众的参与。从主动传播和必须接受群体的角度分析,电视在媒介融合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不会消亡。
(1) 传播者的必然需求。电视作为大众传播方式,在传媒融合的大环境下,虽然有许多更快捷、更人性化的传播方式出现,但电视作为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传播效果最好的传播方式,被传播者所必需。电视是党政信息的主要传播窗口之一,无论是国家电视还是有财团支持的商业电视,都在为利益主体发声。电视传播党政信息方便,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不会消失。从传播内容来看,美国等国家都有电视节目的等级审查制度,中国也存在一些内容可以在电视节目中播出,而互联网等媒介相对于电视媒介而言,审查监督制度并不齐全,监管也不严格,因此电视成为许多传播者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2) 受众的刚性需求。电视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受众忠实度非常高,主要由于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水平以及自身素质所决定。因此,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中老年朋友们应用互联网的程度相对较低,反而对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应用程度较高。他们成为电视的固定受众群体,正是市场的被需要性,因此电视不会消亡。电视在受众群体中,除了扮演教化作用,还可以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家庭必备的减压方式。许多人都有习惯,回家后打开电视,即使不看,也会通过听声音的方式,增加家里的“人气”。特别是在当前家庭规模不断减小,上班族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电视在减压或舒缓人们心情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电视也不会消亡。
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的改变。
1. 传播形式发生改变
(1) 由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是线性传播,观众在固定时间、固定频道观看节目。但随着电视节目的非线性传播,观众可以在其他时间点播观看,甚至可以快进、快退或回看。这种非线性的传播方式是现代传媒符合人性化需求的体现。其主要发展形式有:云电视、网络电视、家庭影院等。
(2) 由固定传播到移动传播。电视以往的信号接收形式多以有线传输为主,这限制了电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应用。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电视由固定方式改变为移动电视,人们可以拿手持电视或通过手机观看节目,这摆脱了传统电视对空间的限制,使观众可以在任何有网络信号的地方观看电视节目,为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3) 由单向传播到多向传播。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向是单向的,即电视播出内容,观众接收。然而,在媒介融合下,电视衍生出更多交互方式,观众可以实时参与电视。这使得电视的传播方向由单向传播改变为多向传播。观众可以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功能实时在线互动,甚至可以在大众传播平台上表达个人观点,在节目播出之前通过多媒体交互表达个人意见等。电视向非线性传播、移动传播和多向传播改变的同时,受众粘度也不断增加,使电视成为受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传播内容发生改变
在这个媒介竞争激烈的时代,技术差距变小,如何让受众选择电视并高粘度贴合,电视内容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电视之所以不会消亡,内容的不断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1) 贴近人性化。电视表达方式一直在变化,从早期的说教型内容到后来的服务性内容等。要想在未来的传媒市场中分一杯羹,内容的人性化改变是重要的突破口。人性化主要体现在播出的节目时间上,根据人们的需求和生活习惯进行播出。例如,某些电视频道在中午吃饭时播出治疗脚气、痔疮的广告,除了语言的污染之外,电视还有很多恶心的画面播出,这大大影响了受众对电视的认可,转而会选择不看甚至重新选择传媒方式。在节目内容上,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进行改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受众需求。这将更加人性化地提高电视的播出水准,增加观众对电视这一传播媒介的应用。
(2) 走向专业化。电视的播出内容可以根据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对于某一类节目的目标群体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向性,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建立新闻频道,各类新闻可以集中播出,那么对这些内容有一定需求的目标群体就会更加贴近。由此看来,专业化的道路无疑是电视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3) 走质量路线。电视媒介作为大众传播平台,其播出的大众文化很多时候都被人诟病制作粗糙、不够精良。因此,我们应该在电视节目质量上下功夫,提高节目的可看性、可欣赏性。当下许多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开始走大片化的道路,像制作电影商业大片一样制作电视节目。这样一来,电视与其他传媒方式相比,节目质量就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的传媒环境下,电视这种基于视听的影音传播方式不仅不会走向消亡,反而会在媒介融合中跨越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