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养生保健要点:抵御湿热邪气,养心防病

近日,立夏节气将至,中医专家提醒,立夏后气候湿热,人们需注意养生保健,抵御湿热邪气,预防疾病。

专家指出,立夏后,天地之气相交,气温升高,湿热之气渐盛,人体阳气旺盛,新陈代谢增强,毛孔开泄,易感受邪气。此时,皮肤疾病如痱子、过敏性皮炎、汗斑、湿疹等易发,建议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免蚊虫多的地方,佩戴芳香化湿的香囊,适量服用药膳、代茶饮等,以祛湿清热。

Nat Metab:北大徐明姜长涛团队揭示TGR5抑制脂肪酸摄取预防糖尿病性心肌病新机制

同时,夏日感受湿热邪气、暴饮暴食、食用不洁食物或过量食用冰品、海鲜等,容易发生泄泻。若出现吐泻不止、乏力、脱水、意识不清等症状,需尽快就医。保持清淡饮食、减少寒凉食物摄入、适量喝姜汤等,可避免泄泻发生。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通心脉,养生防病需围绕养心展开。心主神明,夏日养生宜保持心神安宁平和,培养安静的兴趣爱好,避免动怒;可适当服用莲子、百合、竹叶等清心养心安神之品;还可适量服用红色食物,补气养血,如红枣、番茄、胡萝卜、樱桃、红豆、红米等。

夏季昼长夜短,可夜卧早起,顺应自然规律;饮食宜清淡,减少冷饮、冰淇淋、凉菜、海鲜、肥肉等寒凉或滋腻之品摄入,顾护脾胃阳气;尽量三餐规律,餐后适量运动帮助消化;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汗出过多损伤津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学术交流会(广东站)在广州成功举办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学术交流会(广东站)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公共卫生学院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疾控机构及多所高校公共卫生领域3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加强疾控机构与高校间的合作与联系,实现合作共赢,在公共卫生领域多多发出中国声音,“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促进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辐射安全所工会开展“关爱职工送健康”系列活动

为帮助广大职工调养身体,改善亚健康状况,辐射安全所工会于4月15—19日开展“关爱职工送健康”系列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医研究院中医健康管理师和高级中医理疗师,为所内全体职工开展为期一周的义诊、理疗以及健康宣教活动。

北京市疾控中心环卫所召开2024年全市环境卫生工作会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启动培训会

为扎实推进我市2024年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市疾控环卫所于4月29日在和平里大酒店召开2024年全市环境卫生工作会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启动会。

2024年安徽省艾滋病与丙肝防治技术培训班在巢湖市举办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质量年活动的通知》和《安徽省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0年)》的要求,全面做好今年我省艾滋病和丙肝各项防控工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于4月22-24日在巢湖市成功举办了“2024年安徽省艾滋病与丙肝防治技术培训班”。

Nature:新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变化本身也足以引起癌症产生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癌症可能完全是由表观遗传变化引起的,这有助于改变基因表达的调节方式的变化。

Nat Metab | 北京大学徐明/姜长涛发现TGR5抑制脂肪酸摄取可预防糖尿病性心肌病

北京大学徐明及姜长涛共同通讯在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题为“Inhibition of fatty acid uptake by TGR5 prevents diabetic cardiomyopath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TGR5抑制脂肪酸摄取可预防糖尿病性心肌病。

《自然》子刊:饮食调整好,疫苗更有效!

科学家发现,代谢障碍限制T细胞功能、降低疫苗效力,提前“食疗”可改善。

BMJ:北京大学王东信团队在产后抑郁防治中取得新突破

北京大学王东信团队在医学期刊The BMJ发表了题为:Efficacy of a single low dose of esketamine after childbirth for mothers with symptoms of prenatal depression: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的研究论著。

脑溢血发作,命说没就没?它发作前身体往往有5个异常,别不在乎

脑溢血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情况,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就会失去宝贵的生命。

脂肪肝是肝炎的一种?医生:两者区别很大,从这2个方面可分辨!

脂肪肝和肝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从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

这9大“冠军”蔬菜,不允许你还不知道!

菠菜、紫甘蓝、西红柿、绿色甜椒、红苋菜、草菇、鲜豌豆、海带、绿苋菜,这些蔬菜分别富含-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花青素、番茄红素、VC、叶酸、维生素B2、膳食纤维、钙、钾、镁、铁等营养物质。

新型疫苗有望终止结核病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为74.8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7.1%。

新型菌源胆汁酸可有效缓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聂启兴与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菌源胆汁酸挖掘体系,并揭示新型菌源胆汁酸可有效缓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

山药黏液微粒胶兼具伤口止血和黏附性能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教授杨仕明、樊超强团队联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曼尼托巴大学教授邢孟秋团队,研发出一种可以在创伤和外科手术中兼顾止血和黏附性能的微粒胶。

我学者首创全新白血病治疗一体化方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教授黄河团队面向白血病治疗,设计了一种全新的CAR-T细胞治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体化方案。

伏案久坐 “白领”也要预防职业健康风险

“白领”劳动者因久坐、伏案工作,面临颈椎病、肩周炎和腰背痛等健康风险。

专家: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做好预防

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后,家长、老师应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自然》连发三项研究——锻炼有益身体分子证据揭示

新一期《自然》及其子刊连续发表3项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国立卫生研究院、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首度尝试为人们揭开锻炼对身体有益的分子奥秘。

愤怒可能损害血管健康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由回忆过去经历而引发的短暂愤怒,可能会对血管舒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可拉伸电子皮肤实现稳定压力传感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可拉伸电子皮肤,解决了现有电子皮肤随材料拉伸而降低传感精度的问题。

2/3以上居民大豆摄入量不足 合理膳食鼓励“增豆”

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信息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克至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目前我国2/3以上的居民未达到推荐摄入量,应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