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微观研究差异解析
在探讨宏观经济时,我们常见一些人仅凭微观层面的常识来评断宏观经济的走势,这种做法实则问题重重。若一个人只是局限于自身的微观经验去理解宏观经济,这恰恰显示了他对宏观分析方法的陌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曾在2014年撰文《成功的商人不懂宏观经济》,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商家领袖在经济困境中提出的建议常常糟糕透顶。”他反问:“这是为何?”答案在于“国家并非公司”。他进一步阐释道,即便是规模最大的公司,其产品也仅有一小部分售给自家员工,而即便是最小国家,其商品和服务的大部分也是内销。
这一论述凸显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体,如企业,之间的根本差异。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处于不可控的外部环境中,是环境的被动接受者。举例来说,若一家企业产品销量下滑,营业收入减少,企业家不会考虑给员工加薪,因为即使员工购买力增加,由于他们在客群中占比极小,这种增加并不能逆转产品市场需求下降的趋势。因此,企业面对市场需求下降时,通常会选择紧缩开支,甚至降低员工工资,以维护利润率,渡过难关。
然而,宏观经济并非如此运作。宏观经济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决定的。当宏观经济面临需求不足时,如果政府采取紧缩政策,减少开支,这将导致民间收入减少,购买力和支出意愿降低,进而使需求不足问题加剧。因此,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宏观经济的正确应对策略是扩张,特别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提高民间收入和需求,以摆脱需求不足的困境。宏观经济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其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
企业在不可控的环境中是被动接受者,而宏观经济则处于自己决定的宏观环境中。因此,在分析宏观经济时,必须考虑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复杂反馈效应,才能真正理解宏观经济。
这一理论说明了为何国家不同于公司,宏观分析不同于微观分析。现实中,许多人对中国的高债务风险表示担忧,认为债务规模过大,有引发债务危机的风险。这种担忧的逻辑是基于微观常识对债务可持续性的理解。企业的债务可持续性确实需要未来的现金流覆盖债务本息支出,但国家的现金流受到政府支出的影响,是内生的。
大量经济研究已经证明,在经济下行期,削减政府债务会导致民间收入和经济增长活力下降,反而使政府现金流状况恶化。因此,现代经济财政政策理念认为,政府支出应逆周期操作,即在经济不佳时增加支出和负债,以刺激经济,改善政府和整个经济的现金流。
所以,将宏观经济视为微观企业来分析是片面的。这也就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区别所在。大多数人,包括许多宏观分析学者,其实并未真正理解宏观经济,因为他们缺乏宏观思维,不能理解宏观经济中不同主体间复杂反馈效应所引发的经济现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