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举行的跨境并购与私募股权投资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全球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最新趋势、SPAC模式在国内并购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中资机构参与SPAC所面临的风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港交所审查放宽,中资机构抢抓港股SPAC发行良机

全球SPAC热潮持续蔓延

论坛开场,彭博中国的朱潇羽分享了SPAC在全球市场的融资数据。自2024年以来,全球已有700多家SPAC完成发行,募集资金超过2000亿美元。君和律师事务所的蔡婧指出,SPAC模式区别于传统IPO的关键在于,其先通过壳公司上市,再在生命周期内寻找合适业务实体进行收购,形成“先上市、后运营”的特质。

汇丰银行的崔志坚指出,尽管SPAC模式已存在30多年,但去年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去年美国市场SPAC设立数量接近250个,募资金额占美国IPO总额的一半以上,推动上市融资规模创新高。他补充说,除美国外,新加坡、欧洲等地对SPAC的关注也日益增长。

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的乔丽娜认同这一观点,并提到新加坡交易所早在十年前就提出过发行SPAC的构想,但当时未引起投资者兴趣。今年3月,随着SPAC全球热潮的兴起,新加坡再次提出相关草案,预计将在今年或明年上半年实施。

SPAC热度逐渐降温

然而,过去几个月,市场对SPAC的热度有所下降,质疑声不断。崔志坚表示,6月在纽约举行的SPAC会议形成共识,认为过去一年市场积累了大量SPAC壳公司,都在寻找合适项目。同时,近300个SPAC已向SEC提交上市申请,但市场热度已开始消退,许多项目可能最终无法完成。

这一现象部分原因是SEC加强对SPAC的审查,以及市场对美联储缩表的预期,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权益市场的热度。崔志坚在现场表达了业界的信心,认为当前的降温只是为未来的增长积蓄力量。他指出,SPAC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如筹备和上市时间短、成本较低、定价不确定性小等,是传统IPO的有效补充,有望长期存在。

并购行业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崔志坚在谈到中资SPAC的发展亮点时提到,近期一些中资SPAC在成立初期就已经规划好了将潜力公司装入壳中,这些公司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充裕而好项目稀缺,这种策略有助于提高上市成功率。

蔡婧指出,中资机构参与SPAC时需注意ODI规定、海外市场影响力、项目生命周期以及境外监管等因素。同时,作为被收购方的中资企业还需考虑外资准入、国家安全审查等问题。

乔丽娜分享了海外市场对股权稀释问题的解决方案,新加坡的SPAC监管更为严格,旨在平衡投资者和发起人的利益。她透露,监管机构正考虑简化港股上市审查程序,为中资机构提供更多机会。